窗體頂端
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2018年6月5日下午,由科研處主辦,我院社會法研究所承辦的我校名家論壇第207講在學院路校區科研樓B211會議室舉行,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劉繼同教授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中國現代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的社會福利理論基礎”的精彩講座。我院社會法研究所趙紅梅教授、金英傑副教授、胡彩肖副教授、陸偉豐副教授、李娟副教授、楊飛副教授、婁宇副教授、張春麗副教授、翟宏麗副主任醫師、王顯勇教授等,我校人權研究院楊勤活教授、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的劉钰媛老師、北京大學出版社的董鄭芳編輯和社會法等學科的研究生出席了本次論壇。本次論壇由我院社會法研究所副所長楊飛副教授主持。
窗體底端
窗體頂端
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劉繼同教授認為,2010年中國一系列立法和政策意味着中國社會福利元年與社會立法時代來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呼喚健康中國與福利中國。為何亟需高度關注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這是依法治國、依法行政與法治國家建設的需要。現代社會,社會問題與社會福利制度有密切的關系,社會福利制度就是為了解決現代社會的各種社會問題。社會福利是指社區或社會的一種滿意狀況,在西方是社會福利大概念與社會保障小概念的傳統,而中國恰恰相反。西方的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經曆了社會救助時期、社會保險時期、社會保障時期、社會服務時期、福利國家時期、福利國家危機、後福利國家期。新中國的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經曆亦經曆了計劃經濟時期和走向市場經濟時期的重大制度變革和發展。
劉繼同教授提出,社會立法實質是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立法,中國的社會立法存在狹義的勞動立法與社會保障立法傳統,中國亟需廣義的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立法。目前困擾中國的問題是社會救助泛化,社會保障概念過大,福利服務色彩淡化,嚴重匮乏大社會福利概念,社會服務體系間邊界不清,民政工作定位和發展方向不清。我國亟需聚焦人類需要理論與方法,為社會福利制度奠定理論基礎。
劉繼同教授強調,現代社會福利立法的特征包括:社會公平與社會平等的價值理念;國家與政府主體責任。社會現代化程度越高,社會公平越重要。現代社會福利制度框架的構成要素包括:一是“看不見”價值觀、理念(靈魂);二是具體政策與社會服務項目(主體);三是“相關”社會服務體系(社會基礎結構)。為構建中國版社會福利法制,應進入社會立法為主時代,優化全國人大和常委會代表構成和專業性,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立法框架頂層設計,增加全國人大法工委研究經費與人員編制,高校開設社會政策社會福利社會立法課程,提高立法質量和專家學者公衆社會參與度,加強社會政策社會福利社會立法綜合研究。
劉繼同教授在講座中還提出了他研究我國社會福利政策與社會立法目前存有的幾點疑惑,希望就此與本次論壇的我校師生做進一步研讨。
在劉繼同教授精彩的講座後,王顯勇教授、婁宇副教授、張春麗副教授依次進行了精彩的與談發言。他們針對劉繼同教授講座涉及的内容闡述了自己的獨到見解,與劉繼同教授進行了有深度的切磋探讨。随後楊勤活教授做了發人深省的自由發言。接着劉繼同教授對前述與談發言和自由發言予以了回應并表示了感謝。
最後,我院社會法研究所所長趙紅梅教授對本次論壇進行了總結和評論。首先她對劉繼同教授長期持之以恒從事現代社會福利政策與社會立法的研究、非常熱愛這項研究并取得十分豐碩的學術成果表示欽佩和祝賀!其次她針對劉繼同教授講座中提出的幾點疑惑做了簡要卻深刻的分析回應。
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論壇圓滿結束。
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