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與公告 > 學術平台 > 正文

民商經濟法學院第三十二期讀書沙龍成功舉辦

作者: 發布時間:2015年10月29日 00:00 閱讀數:

儒學古風明大義孔氏遺書鑒吾身

2015年 10月28日 晚上7時許,由民商經濟法學院實踐部承辦的第三十二期讀書沙龍“儒學古風明大義,孔氏遺書鑒吾身”之品讀《大學》在格物411準時舉行。本次讀書沙龍邀請到的主講嘉賓是我校的副教授劉丹忱老師。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話語,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四書”中的《大學》一書進行了精彩的解讀。

沙龍伊始,主持人簡要介紹了讀書沙龍的舉辦目的和老師的解讀書目,并對老師的到來表示了中心的感謝與歡迎。

劉丹忱老師在活動開始之前與同學進行了輕松的交流,和同學們探讨了時政熱點話題。讀書沙龍正式開始後,劉老師首先對《大學》的背景和各種說法流傳下來的作者進行了簡要介紹。随後,劉老師帶着一張張清晰明了的幻燈片,将《大學》之道和同學們細細道來。同學們了解到,我們,作為大學生,在這個剛開始的人生,要知止,知止就是我們知道一個人生的目标,這個目标應該是善的。我們要讓自己成熟起來。浮躁是緻不了遠的。甯靜這個路标是為了緻遠,為了達到我們更長久的目标,就要靜下心來。“靜而後能安”,這種安不是說被動的随遇而安,而是我們主動去追求的一種比較安适的狀态。“格物緻知”就是對于學習,無論人文還是自然科學,我們都要有這種格物緻知的真精神。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就是對事物的客觀探索,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計劃地探索。這就是實驗的精神,就是西方實驗的精神,就是我們原來格物的精神。

随後,同學們踴躍提問,交流心得。表達了自己聽完後的諸多疑問和思考。劉老師悉心解答同學們的疑惑,比如:我們通過思慮,改成一個成熟的人,然後“慮而後能得 ”,“得”是一種好的,“得”不是一種小利,而是一種遠大的理想,讓這些人生最有價值的這些東西在這個時代,在我們這個世間存在。

在讀書沙龍的尾聲,劉老師表達了對同學們的美好期望。我們的舉辦方也給劉老師送上了精美禮品,主持人宣布此次讀書沙龍活動圓滿結束。相信在本次活動中,同學們一定也獲益匪淺。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讀書有感,分享交友,實為樂事。

分享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