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與公告 > 學院新聞 > 正文

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邏輯及實操講座順利舉行

作者: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09日 18:57 閱讀數:

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邏輯及實操講座順利舉行

 

為幫助同學們更好了解上市公司并購實務,實現書本知識與法學實踐的更好結合,11月28日晚,“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邏輯及實操”專題講座于我校昌平校區格物樓409舉行。華泰聯合證券董事總經理、永信贵宾会校友勞志明結合自身并購經驗,分享并購心得。民商經濟法學院商法研究所葛平亮副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動,并擔任本次講座的主持。

 

勞志明師兄向大家分享并購實務經驗


勞志明師兄結合自身實務經驗,主要從“并購的驅動因素”、“并購的方案設計”以及“并購交易中如何避免常見誤區”等方面對并購的實務進行了全面而細緻的講解。

勞志明師兄首先分析了并購的主要動因,其中包括獲取目标企業的特殊資質,如上市資格;從投資角度能獲利,如目标企業良好的發展前景或在靜态視角下被低估的價值;從産業角度有利于産業的整合與協同,實現1+1>2的協同效應等等。同時師兄指出,盡管現實中很多并購并不如預期中成功,但并購作為大部分公司擴大規模、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許多公司仍要選擇為之。同時,師兄還介紹了上市公司并購的實施一般分為戰略形成、交易達成、交易執行以及實施整合四個步驟。

對于并購方案的設計方面,師兄指出并購方案需要具有可實施性、相對最優性等特性,應該能夠達到雙方利益的衡平與共赢。而其中的關鍵問題主要包括并購的估值與作價、如何把握支付節奏與選擇支付方式以及通過一定的業績承諾與補償來規避未來的風險等等。

在并購的交易方面,師兄指出并購實務中常見的誤區包括:戰略不清晰,在沒有想好并購的目的、并購的方向之前就草率而行;在交易談判過程中重博弈而輕共赢,混淆了談判過程中戰略與戰術的層次問題,本末倒置;在法律監管層面上抱持僥幸心理從事内幕交易等等。師兄在最後強調了整合的重要性,并指出并購企業與目标企業的整合成功與否才是判斷一個企業并購是否成功的标志,這種整合應在并購的早期就被予以考量。

在觀衆提問環節,師兄對同學們所提出的估值、信息披露與監管等問題均給予耐心、細緻的回答。同時葛平亮老師關切地代表學生向師兄詢問了作為法大的學生如何在畢業後進入投行,師兄表示作為法大的學生畢業後能直接進入投行的可能性較低,但如果能在職業生涯早期進入知名的律所積累幾年經驗,之後職業選擇的空間将會大大提升。

 

參會人員集體合影留念


最後,會議在與會人員的集體合影中圓滿結束。

 

分享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