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與公告 > 學院新聞 > 正文

不忘初心跟黨走 焦裕祿精神記心間——民商經濟法學院2018級少數民族學生預科班舉辦第六次國情教育實踐教學活動

作者: 發布時間:2019年05月23日 16:40 閱讀數:

 

201951112日,民商經濟法學院少數民族預科班赴蘭考縣開展國情教育主題活動,在焦裕祿幹部學院聆聽授課、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黃河東壩頭、四面紅旗紀念館參與現場教學、拜谒焦陵、瞻仰“焦桐”、凝望“習桐”,在焦裕祿精神體驗基地親身參與翻淤壓沙勞動,深刻領會感悟到“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的内涵實質。

在焦裕祿幹部學院,同學們首先觀看了紀錄片《時代人物——我眼中的焦裕祿》,片中訪談了衆多與焦裕祿同志有過工作、生活接觸的人,每一句訪談都是質樸而發自内心的,讓學員感受到一位有血有肉、可觸摸的優秀共産黨員,一個小時的觀看時間裡,整個會場裡同學們都凝神貫注,不時擦去眼角的淚水。


蒼翠遒勁的松樹環繞着焦裕祿烈士墓,深顯莊嚴肅穆,。同學們向焦裕祿烈士墓三鞠躬以示哀思,向優秀的共産黨員、蘭考人民崇敬的焦書記緻以最高敬意。

圖瑪日斯·穆薩同學說:看到蘭考人民為了紀念焦裕祿所建的墓碑時,是真的深刻意識到焦裕祿書記對于蘭考人民來說是怎麼至高的存在。英雄由人民創造,蘭考人民跟着這位黨的好幹部治風沙、抗内澇、除鹽堿。50多年過去,當時的大量逃荒謀生生存極為艱難的蘭考,我現在看到的是滿地梧桐綠綠,美麗又安詳幸福的縣城。

接着,同學們來到蘭考縣展覽館。雕塑、油畫、場景還原等多維度的展示真實再現出焦裕祿同志的工作生活狀态,曆史照片與舊物件把同學們帶回那個風沙肆虐的時期,讓焦裕祿同志的形象豐富立體起來。

12日早,同學們在東壩頭黃河學習蘭考“三害”的形成原因。九曲黃河十八彎,蘭考便是最後一道彎。此處黃河易于決堤導緻的沙化、内澇、鹽堿被蘭考人民并稱為三害。同學們學習到焦裕祿書記因地制宜、勇鬥黃河的故事,将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的品格銘記心間。

在位于張莊的四面紅旗紀念館,将趙垛樓的幹勁、韓村的精神、雙楊樹的道路、秦寨的決心,以場景還原等方式生動再現,深刻領悟“一切為了群衆,一切依靠群衆,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的真谛。


6A75D


之後,同學們在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進行治“三害”勞動體驗、唱紅歌等活動。體驗“翻淤壓沙”、“貼膏藥”等勞動,一個個或拿着鐵鍬,或推着小車,幹勁十足,更在勞動中感悟到當時治三害過程中的艱苦奮鬥精神與迎難而上的氣概,對蘭考人民在焦裕祿書記帶領下戰天鬥地的英雄場面有了深刻的再現。

蔣章琳同學在學習後表示:焦書記留下的是堅忍不拔,是實幹精神,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我們又能留下什麼?這個問題一直萦繞我很久,我想用我的一生身體力行去回答。正如決心想加入共産黨想為人民做出貢獻的心情一樣,我的内心洶湧澎湃。

至此,本學年國情教育實踐教學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民商經濟法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少數民族預科班的培養,尤其是重視國情社情民情的實踐教育,本學年,少數民族預科班每月走出學校開展一次國情教育,共舉行六次,通過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少數民族預科班學生熱愛祖國、民族團結的思想與意識。

 

分享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