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與公告 > 學院新聞 > 正文

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成功舉辦2019年度中國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高端論壇

作者: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17日 09:15 閱讀數:

2019413日,由中國法學會指導,中國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主辦,由永信贵宾会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承辦的“2019年度中國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高端論壇”在北京市北郵科技酒店召開。本次論壇以“新時代語境下的典型環境訴訟”為主題,對 “環境訴訟的理論讨論”“環境訴訟的法制框架”“環境訴訟的實踐與挑戰”和“環境訴訟的發展與展望”四個專題展開了深入研讨。來自生态環境部、水利部、最高人民法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永信贵宾会、武漢大學、重慶大學、中山大學、上海财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天津大學、福州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聯合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玉林師範學院、陽光學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環助律師事務所、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北京嘉潤律師事務所、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北京京文律師事務所、廣東恒益律師事務所、中國綠發會、自然之友等單位的一百三十餘位專家學者和學生參加了此次高端論壇,專業媒體也對此次高端論壇做了報道。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lhAAQfdy9YjiaRW1icTazx1FQIibS46YzHNZibqriaHq7KhooqnfQLoOyVg/640?wx_fmt=jpeg

2019年度中國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高端論壇會場

 

上午9時,論壇正式開始。開幕式由永信贵宾会民商經濟法學院副院長于飛教授主持,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十三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法學院雙聘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負責人呂忠梅教授,永信贵宾会校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黃進教授,中國法學會研究部學術組織處調研員王小紅調研員,永信贵宾会民商經濟法學院黨委書記王洪松教授,聯合國環境署-永信贵宾会環境法研究基地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主任委員王燦發教授,永信贵宾会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于文軒教授在主席台就座。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tgjTFT3l7Q0IaOT6TXqwzVlYsGvJ0X48xqibsIDnicxia7IvmyNqpwLrQ/640?wx_fmt=jpeg

永信贵宾会民商經濟法學院副院長于飛教授主持開幕式

 

黃進教授代表承辦單位永信贵宾会在開幕式上緻辭,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黃進教授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态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強生态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環境法的理論界和實務界在推進生态文明實踐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設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對永信贵宾会環境法學科的曆史發展作了簡要介紹,對環境法學科積極進取、不斷發展和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黃進教授最後感謝與會嘉賓對永信贵宾会和環境法學科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并預祝2019年度中國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高端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7HSFKs35Ec6WRMjyT1OSxqGOyeVqM9W0rpeKicGsfPyGgmGwTbMW5ug/640?wx_fmt=jpeg

永信贵宾会校長黃進教授緻辭

随後,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十三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法學院雙聘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負責人呂忠梅教授緻辭。呂忠梅教授強調,本次高端論壇的召開在生态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恰逢其時”,并高度評價了本次論壇選題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呂忠梅教授對為環境法發展作出貢獻的各界人士表達了真誠的謝意,并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hq2CBsn2gP5D5EptRJaBPEyAgk2p1icgpKBvI5wswICekj7B5JClibxQ/640?wx_fmt=jpeg

全國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負責人呂忠梅教授緻辭

開幕式後,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hmDIILH4LDnD3KiaIcAiamZ5NxwcSDtJC6jVPuxSTnnHemRgupbTZq9w/640?wx_fmt=jpeg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開幕式後的第一個議程是呂忠梅教授做主題發言,王燦發教授擔任主持人。呂忠梅教授以“中國環境司法年度‘體檢’報告(20172018)”為題,從環境司法專門化體系基本形成、環境司法專業化内涵不斷拓展、繼續推進環境司法專門化與普通化健康發展三個方面,介紹了我國環境司法現狀,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展望。呂忠梅教授認為,目前我國環境司法專門化體系已基本形成,專門化态勢不斷向好,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為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呂忠梅教授建議,要堅持環境司法的專門化發展不動搖,同時要高度重視環境司法的普通化發展。王燦發教授對呂忠梅教授的發言作了點評,認為呂忠梅教授的主題報告信息量豐富,體現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對呂忠梅教授提出的學術見解表示贊同。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k6AFHV6tl5roQIxJoib0ftqA3wfGeASzpqxGmO4Nz6814kFUqjBVT9A/640?wx_fmt=jpeg

王燦發教授(左)主持、呂忠梅教授(右)作主題發言

“環境訴訟的理論讨論”環節由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環境法研究所所長秦天寶教授主持,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教授和浙江工商大學徐祥民教授擔任評議人。重慶大學陳德敏教授首先作了題為“從重慶市首例生态環境索賠案談生态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發展”的發言。陳德敏教授對重慶市首例生态環境損害賠償案件作了介紹,就本案例對司法實踐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陳德敏教授認為,該案引申出的學術問題包括政府起訴的資格問題、所有權與救濟原則的對應問題、生态環境損害賠償訴訟與民事公益訴訟的銜接等,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随後,福州大學法學院院長黃輝教授作了題為“生态法律責任——法律責任的新階段”的發言。黃輝教授認為,傳統法律解決生态問題具有局限性,在社會實踐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基礎理論和制度構建層面的跟進非常必要。他從理念、目的、适用範圍、原則、内容拓展、承擔依據、承擔方式等方面,對傳統法律責任與生态文明法律責任進行了對比,提出了建構生态文明法律責任的理論框架。中山大學李摯萍教授以“虛拟治理成本在環境刑事司法實踐中的運用分析”為發言主題,從“綠色的法律如何體現在環境刑事司法中”這一問題出發,對2013年到2018年中虛拟成本治理法在環境刑事司法中的應用作了統計。通過司法實踐中法官對“虛拟成本治理法”的性質認識進行分析,李摯萍教授認為法官在審判中仍然存在性質界定不清的問題。這一問題無法通過再次修改司法解釋得到解決,而是需要在法律上對其前提性問題——生态環境損害行為——進行定位。永信贵宾会王燦發教授作了題為“中國環境刑事訴訟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的發言。王燦發教授認為目前我國懲治環境犯罪的立法越來越嚴格,但環境刑事司法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如涉林涉廢之外的案件占比較小、辦案機關搜集證據能力不足、環境司法鑒定缺乏專業性等,這就需要從完善立法、加強對環境污染犯罪構成的研究、制訂環境司法鑒定規範、加強環境刑事案件辦案人員的能力建設和推行環境案件陪審員制度等方面進行完善。在評議環節,孫佑海教授肯定了陳德敏教授的見解,就環境訴訟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黃輝教授關于生态法律責任的研究非常具有啟發意義。徐祥民教授對發言人的觀點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就學術研究的規律性提出了創新性的觀點。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BfMMRpmIXJNwvFic4Hcg6b2ZKbb0UUMz0LS2bThtA9tFpAC8lSuBoicQ/640?wx_fmt=jpeg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gBJHjQx90e7kq5QvTRZa8xnDd2zppRCxHKzuxL8an4PdAlOaPGNLXQ/640?wx_fmt=jpeg

從左至右依次為:秦天寶教授(上左一)、陳德敏教授(上左二)、黃輝教授(上右二)、李摯萍教授(上右一)、王燦發教授(下左)、孫佑海教授(下中)、徐祥民教授(下右)

 

随後的研讨專題是“環境訴訟的法治框架”。本專題由重慶大學法學院院長黃錫生教授擔任主持人,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羅吉副教授和重慶大學法學院杜輝副教授擔任評議人。在這一環節,永信贵宾会胡靜教授以“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法律問題研究”為題做主題發言。胡靜教授提出,目前檢察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以問題為導向,其中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理論難題。通過對判決書進行精細的實證分析,胡靜教授就檢察行政公益訴訟中人民檢察院如何選擇案件、如何認定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如何認定檢察機關是否履行職責和舉證責任如何分配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浙江大學鞏固教授作了題為“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定位反思”的主題發言。他認為,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民事訴訟”性質存疑,目前的立法忽視了公益私益的屬性差别,造成了司法和執法中的困境。為此,在設計制度時需要更多從公法角度考慮,有必要通過制定專門的環境公益救濟立法來解決問題。天津大學焦豔鵬教授以“司法核心價值的環境訴訟成本及控制”為題作了報告。焦豔鵬教授分析了研究司法價值和訴訟成本的必要性,認為司法成本包括時間、物質資源、社會和情感等方面,這些方面在訴訟活動中均需考慮。他就環境司法中事實的還原程度對司法成本的影響等問題作出了進一步解釋,認為環境訴訟在整體制度設計和制度運行過程中需要考慮成本,而環境訴訟中事實還原程度對司法成本造成較大影響,這種成本應該以司法核心價值為導引,并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内。華南理工大學劉長興教授以“生态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基本定位”為題作主題發言,重點探讨了生态環境損害賠償訴訟與環境民事公益的關系、訴權基礎和責任的性質等問題。劉長興教授認為,生态環境損害賠償實際上還是遵循了公益訴訟的道路,很難說是一個獨特的訴訟;訴訟解決的問題在實質上與行政管理職權解決的問題一緻,在解決環境問題時不能隻依托于侵權責任法,也要從行政法、行政手段方面加以考慮。在評議環節,羅吉副教授認為,焦豔鵬教授的發言側重于對效率價值的考察,對司法的作用的認識和定位非常準确;另外三位發言人對目前最典型的環境訴訟形态進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杜輝副教授認為胡靜教授和鞏固教授的發言從理論命題出發,結合制度構建的需要做了問題化處理,具有高度的反思性。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GvvicBTAUxL9kLSSJ70zvDzcIfDCu2oFtdzib31JNibYiahLyLQPCnTqyw/640?wx_fmt=jpeg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NbKkAH34nEZg8j5rLvc5Kn22Fmpb6BscIGQ271TF02FEBYY6icfEqUg/640?wx_fmt=jpeg

從左至右依次為:黃錫生教授(上左一)、胡靜教授(上左二)、鞏固教授(上右二)、焦豔鵬教授(上右一)、劉長興教授(下左)、羅吉副教授(下中)、杜輝副教授(下右)

 

第三個專題讨論環節圍繞“環境訴訟的實踐與挑戰”展開。本專題由永信贵宾会胡靜教授擔任主持人,北京師範大學冷羅生教授、永信贵宾会侯佳儒教授擔任評議人。重慶大學董正愛副教授以“檢察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受案範圍的實證分析”為題作主題發言。他基于案例統計,從被訴行為主體、違法行為和救濟利益三個方面均需實證分析,并提出三個觀點:被告類型應限于國務院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環境、生态、資源保護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職能部門;被告的涉訴行為可能是環保領域的行政不作為,也可能是亂作為(即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生态、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檢察行政公益訴訟應以救濟環境公共利益為主,環境公共利益應區别于基于國家自然資源所有而産生的國家利益。天津大學代傑副教授以“行政公益訴訟‘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職’實證研究”為題發言。代傑副教授分析了“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在實踐中如何認定,對行政機關的抗辯事由、法官對行政機關抗辯事由的認可程度做了具體而詳實的解析,提出了行政機關不履行職責的判斷标準和抗辯事由的适用條件。四川大學趙悅副研究員以“中國氣候司法路徑探究——基于41個大氣污染公益訴訟案件的實證分析”為題做主題報告。她認為,氣候變化訴訟已經成為國際性的司法現象,現有的國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域外氣候變化司法。趙悅副研究員結合中國的司法實踐,通過分析什麼是氣候變化訴訟以及中國為什麼需要氣候變化訴訟、氣候變化訴訟路在何方、現有大氣污染公益訴訟的特征、大氣污染公益訴訟是否能為中國未來氣候變化訴訟等問題,提出自己的基本觀點:在不考慮科學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大氣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能否實現協同管控決定着中國氣候司法的可能性。上海财經大學胡苑研究員和博士生俞翰沁對生态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和印度環保法庭實踐進行分析,并就“海洋環境公益訴訟的起訴資格之審視”展開讨論,認為在海洋環境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上可以有多種選擇;為了避免一案多審和濫訴的出現,法律應明确行政機關為主、其他為輔的順位。在評議環節,北京師範大學冷羅生教授從張雪樵檢察長的答記者問出發進行了評析,同時分享了對環境法研究和教學方法的理解和體會。永信贵宾会侯佳儒教授認為發言人均針對特定領域展開研究,都是結合具體的案例展開探讨,研究方法很有特點。他提出,研究氣候變化和大氣污染訴訟,重點要厘清其科學本質是什麼、法學本質是什麼。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agltdiamEibvVGicDPhuJSE8TYfzicIiaJ1XH0ZpdYSvukpBlPZTaiaS4V3w/640?wx_fmt=jpeg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omYt1ibnq9vTpo4bXIuwUpfOg7vftia3Op8E0ibomMjswwX1nmmHjzibIA/640?wx_fmt=jpeg

 從左至右依次為:胡靜教授(上左一)、董正愛副教授(上左二)、代傑副教授(上右二)、趙悅副研究員(上右一)、胡苑研究員(下左一)、博士生俞翰沁(下左二)、冷羅生教授(下右二)、侯佳儒教授(下右一)

最後一個研讨環節的主題是“環境訴訟的發展與展望”。本專題由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柯堅教授主持,永信贵宾会莊敬華教授和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劉衛先教授擔任評議人。永信贵宾会朱明哲副教授以“法哲學視角下的氣候變化訴訟”為題作主題發言。他以氣候變化相關訴訟為出發點,引出了法哲學是否需要作出改變的思考。朱明哲副教授認為人類正在從二元論邁向非二元論認識,在目前法律和科學、國家與非國家、不同部門法的界限逐漸模糊的情境下,法哲學本身也要作出調整。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文黎照律師以“論環境訴訟中技術與法律的銜接”為題作了發言。她從個案出發,指出了案例中相關行業的問題,并分析立法和司法之間銜接的問題。通過對司法案例中“母液”的内涵進行分析,文黎照律師認為我們國家危險廢物識别步驟較為清晰,但實施路徑不清晰,隻根據名錄進行認定的司法處理方式不可取。武漢大學吳宇博士作了題為“生态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法律性質”的發言。他圍繞生态環境損害賠償的法律性質,就三方面問題展開了讨論:公益、私益和國益訴訟的關系;從功能性角度探讨生态損害賠償訴訟的作用;現有的制度在整個環境訴訟體系中的定位。永信贵宾会呂夢醒博士以“荷蘭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為題作主題發言。她圍繞環保組織在行政公益訴訟制度中的訴訟資格及面臨的限制、環保組織在民事公益訴訟制度中訴訟資格及面臨的限制、荷蘭行政公益訴訟與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銜接等問題展開讨論,分析了荷蘭經驗對完善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借鑒意義。在評議環節,中國海洋大學劉衛先教授認為朱明哲副教授從形而上的角度進行探讨,對環境訴訟如何發展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文黎照律師從形而下的角度探索環境訴訟中非常具體的操作性問題,非常具有實踐意義。永信贵宾会莊敬華教授充分肯定了吳宇博士和呂夢醒博士的研究,并從生态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性質、專門立法的模式、與民法典制定過程的關系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mGZCNdhWW2jD6qjQNSbCF2GKtXaXtcyL6uVl6wZdoElfa9L4m2EQVA/640?wx_fmt=jpeg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BNU8dAB6FkUXEtT0HPJ5bZaWqkiaibNBvJty3BEJ48YXrnCkMbdwymIA/640?wx_fmt=jpeg

左至右依次為:柯堅教授(上左一)、朱明哲副教授(上左二)、文黎照律師(上右二)、吳宇博士(上右一)、呂夢醒博士(下左)、莊敬華教授(下中)、劉衛先教授(下右)

 

永信贵宾会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于文軒教授主持閉幕式。于文軒教授首先代表承辦單位對本屆論壇進行了總結。他對會議的圓滿舉行充滿欣喜之情,并對長期以來支持永信贵宾会環境法學科發展的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生态環境部等主管部門、高校和科研和院所等兄弟單位、學界前輩和同事、與會嘉賓專家學者、環境律師和環保組織代表、媒體朋友以及會務工作人員表達了深深謝意,并期冀本次高端論壇能夠為推進我國生态環境法治事業提供有益的智慧成果。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ia1bicMpcX0eGk1dstshuUNErKCtfMjVRkS7sOpkS6x58oCEfTMMbUuw/640?wx_fmt=jpeg

永信贵宾会于文軒教授主持閉幕式

 

随後,重慶大學法學院院長黃錫生教授代表下屆中國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高端論壇的承辦單位重慶大學發言。黃錫生教授介紹說,2020年度中國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高端論壇的主題将與自然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法治相關。他就重慶大學法學院以環境資源法作為龍頭學科的特點做了介紹,并誠摯地邀請各界人士屆時到美麗的山城與會交流。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qLiamGibe91ux0yCEa9QRtHwWshDIt4x3xB7r0mYWUo2o6lQKEl2tLwezyWedaEK3aaczvP50jZBRcu5pE3OJALA/640?wx_fmt=jpeg

重慶大學黃錫生教授作為下屆承辦方代表發言

 

最後,在熱烈的氣氛中,于文軒教授宣布2019年度中國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高端論壇閉幕。

 

 

 

撰稿:崔夢钰、呂夢醒

攝影:盧雲開、張德民

 

 

分享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