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政工團 > 團學工作 > 正文

站在畢業的路口道一聲感謝——記民商經濟法學院2004級兼職班主任

作者: 發布時間:2008年06月27日 00:00 閱讀數:

在民商經濟法學院2008屆畢業生的晚會上,一幕場景感人至深、催人落淚:七班的同學正在表演情景合唱《一起走過》,就在那一刻,擔任七班兼職班主任的朱玲娣老師走上舞台,和正在演唱的七班的每一位同學擁抱并且獻上了一大束鮮花,她的背影在舞台燈光的映襯下格外耀眼,那一刻時間似乎也已經停滞,定格在每一個民商人的心間。

這一幕,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更沒有絲毫的修飾包裝,樸實無華,隻有心底感動的熱焰在醞釀、在燃燒。這一種溫暖,讓大學校園裡的師生情誼演繹得餘音袅袅,意猶未盡。班主任,這樣一個稱呼,我們早已經在小學、中學時代習以為常,令人驚訝的是,作為大學生的我們還有幸能夠得到大學教師的更為深入地教導和栽培。

臨近畢業,依依惜别,畫幅一列列展開于面前,記憶猶新:王光進教授雖然身兼學院管理和教學重擔,仍然主動尋找各種和六班的同學交流的機會,暢談大學的理想,探讨人生的真谛,他的真誠待人、樂觀豁達曾讓許多迷茫中的同學茅塞頓開;李建偉老師利用休息的時間為四班同學作考研就業講座,句句珠玑,字字在理,他的幽默可以讓你置身其中,于信手拈來中感悟人生,化作了學生前進的引擎;在一個夏夜,朱玲娣老師逐個走訪宿舍,和七班的同學促膝談心、詢問近況,問寒問暖,幫助同學解決實際困難,她手心地溫度溫暖了許多曾經困惑的靈魂;在教室裡,劉智慧教授正在指導三班的同學讀書寫作,少不了面紅耳赤、更有太多的唇槍舌劍,讀書交流會上的點點滴滴都是那麼的純粹,讓大家受益匪淺;張力老師和二班的同學一起探讨學習民訴的方法,并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曆和同學們分享學習與工作的心得,鮮活的教材為同學們少走彎路做好了鋪墊;九班的同學親切的稱呼喬欣老師為喬媽媽,因為隻有母親才會為兒女的學業、愛情、事業牽腸挂肚,也隻有母親才會掏自己的腰包無私的給孩子吃小竈進行生活改善;逢年過節,霍玉芬老師買來水果、點心和一班的同學親切交談,共度佳節,她的熱情和直率深深地感染和打動着學生的心,“學生有難老師當仁不讓”,霍玉芬老師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一幕幕場景,一句句教誨,一聲聲祈盼,已成為民商人大學記憶中最值得珍惜的一部分。

大學時代堪比黃金,過得充實與否、增長了多少見識和才幹可能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職業生涯甚或是人生航向。兼職班主任制度是學校德育新體系的創新點,如何落到實處,需要不僅僅是老師,而且還包括廣大學生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民商經濟法學院正在演繹着一段段平凡卻感人至深的故事,“做學生的朋友,做學生的指路人”是民商經濟法學院每一位老師共同的心願。

鳳凰花開,今天站在畢業的路口,我們再回頭看看美麗的校園,我們再用心道一聲感謝!

分享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