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晚,由民商經濟法學院分黨委主辦,分團委和學生會承辦的民商經濟法學院明法論壇第三期在我校昌平區禮堂拉開帷幕。本期明法論壇的主題是“暢談司考與法律學習”。我院四位名師李建偉、劉家安、劉智慧、韓波作為主講嘉賓出席了本場論壇。四位嘉賓學術造詣深厚,尤其對于司法考試頗有研究,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論壇剛開始,四位嘉賓就抛出了一個抽象而又現實的命題——司法考試意義,引發了同學們的深思。随後,在 “司法考試與法學本科教育的關系” 這個問題上,四位嘉賓都做了比較詳細的論述。他們認為,當下中國法律的不完善,使得大學教育更傾向于研究外國先進法律,而司法考試在某種意義上就成為學生了解中國法律的平台。但同時應該看到,目前的司法考試還存在很多缺陷,不能把其當做人生的奮鬥目标,而應有更高的法律追求。
在談到“司法考試的培訓”這個話題時,劉智慧提及了關于司考的應然和實然現象,所謂應然是指,應該先有法學教育,後有司法考試;而事實上,許多缺少最基本法學教育的人通過司考被動地學法,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整個社會法學積澱的不足。韓波指出,司法考試已不再是一枚“榮譽勳章”,而成為了一種求職資格;我們的社會正從身份走向資格,但資格必将會被能力替代,能力正是靠大學系統的法學教育獲得的。李建偉同樣認為司法考試是種門檻考試,有數據證明,現在法學專業從業量最大的,是以法律職業資格證優先的企業法務人員;司法考試培訓班隻是以一種商業的手段來實現普法,而大學,特别是好的法學學府更應擔負起推進中國法學研究的重任。
對于“司法考試難不難”,四位嘉賓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他們認為,司法考試的知識點主要考記憶,對法學知識的要求并不高。他們告誡在座的同學們,司考的通過和學習态度有關,臨時抱佛腳,司考必然會難;隻要功底紮實,再加強記憶,司考就不難,認真對待就一定會有回報。另外還指出,在複習時應把握司考特點,體會應試技巧,多看真題書籍,善于甄别資料,把握學習重點。
四位嘉賓句句言辭懇切,令人感動;聲聲期望殷殷,催人奮進。互動環節過後,禮儀為嘉賓獻上鮮花以及他們在本期論壇上的合影。在一片掌聲雷動中,本期論壇成功落下帷幕。
論壇過後,同學們紛紛表示對司法考試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民商經濟法學院通過“明法論壇”的主題講座形式,使同學們正确認識了司考與法律學習的關系,以便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能行走法學大道,通達法學幽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