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以“走近大師 聆聽經典”為主題,由民商經濟法學院分黨委主辦、分團委、學生會承辦的民商讀書沙龍在端升樓階一順利舉行。莅臨現場與同學暢談的嘉賓有《南渡北歸》三部曲作者嶽南、《風雪定陵》作者楊仕女士以及我校人文學院劉震老師。
讀書沙龍中,嶽南先生以《南渡北歸》、《風雪定陵》兩本書為載體,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曆和寫書的體會,與我們共同追憶大師們遠去的背影,帶我們探尋知識分子群體在曆史潮流中的精神傳承。其中,他詳細講述了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的原因:一是他們有民族責任感,有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是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幾千年來流動在脈管裡綿延不絕的血脈,也就是士大夫那種“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想與志向,是愛國愛民和為民族延續文化火種的心志,讓他們在如此艱苦卓絕的情況下,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并在精神上為民族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二是“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即便當年那麼貧困,他們也不曾放棄,如果沒有這一點,就不可能有那一代無數的大師、無數優秀的知識分子出現了。所以,大師應有的精神,第一是愛國,第二就是視學術為生命,這就是那一代學人的共同之處。
此外,互動環節中,嶽南先生回答了同學們關于大師定義、使命的疑問,以及當今青年學生如何傳承大師精神的問題,楊仕女士也根據同學們的提問解答了昌平十三陵的旅遊文化及十三陵旅遊應該注意的事項。活動現場氣氛活躍,嘉賓們的回答掀起一陣陣的高潮。活動中還由三位嘉賓抽取了三位幸運觀衆,贈與《南渡北歸》一本。
最後,本次讀書沙龍在一片掌聲中接近尾聲,禮儀代表同學們為嘉賓獻上鮮花,民商經濟法學院讀書沙龍圓滿結束。讀書沙龍旨在為同學們與名師深度對話的機會,搭建讀書的良好平台,通過解讀經典來感悟人生,受到了參與同學的一緻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