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政工團 > 黨委工作 > 正文

社會法研究所黨支部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讨論群衆路線

作者: 發布時間:2013年11月03日 00:00 閱讀數:

2013年10月15日下午,社會法研究所黨支部在學院路校區科研樓A330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讨論群衆路線。到會的陸偉豐、郭忠臣、李娟、楊飛等黨員和趙紅梅、金英傑、胡彩霄等教師圍繞黨的群衆路線展開了熱烈的讨論。

大家認為,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十分必要。目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的攻堅期,許多深層次的社會矛盾暴露出來,在社會轉型中工人、農民等廣大人民群衆的利益受損的問題未得到充分有效地解決,因此必須深化改革,釋放人民群衆的創造力和積極性,為最廣大人民群衆謀福利,這也是黨的群衆路線的要求,即“一切為了群衆,一切依靠群衆,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目前國家正在進行的取消和下放一些審批制度就體現了這一路線。

在談到從我做起,貫徹落實群衆路線時,大家認為,貫徹落實群衆路線首先要與自己的本職工作相結合。教師的職責包括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我們首先要做好教學工作,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質的法律人才,同時要做好學術研究,為勞動和社會保障立法的完善提供智力支持,從而推進社會建設、構建和諧社會,還要利用勞動法律診所等平台做好社會公益服務,為勞動者等社會弱勢群體成員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

在談到學校和學院貫徹落實群衆路線時,大家認為,學校和學院應重視和加強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學科的發展。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規定的法學專業核心課程為16門,包括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此前西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等均已将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列為法學專業必修課,但我校今年修改本科教學方案時仍未列入,這對于學科發展和建設是不利的。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涉及到廣大人民群衆基本權利的維護,在社會生活中十分重要,目前我國勞動争議多發,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需要進行深入研究,這既需要我們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學校和學院對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學科的重視和支持。

分享到:
Baidu
sogou